今天是12月1日
第30个世界“艾滋病日”
大家都觉得艾滋离我们很远
殊不知,它们可能就在我们身边
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,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,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,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。
然而,虽然近年来针对艾滋病的常识宣传在不断深入,但从1981年艾滋病第一次出现开始,世人对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误解和恐惧就从未停止。很多误解,让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孤立。今天,小编带你重新认识艾滋病。
什么是艾滋病?
艾滋病的医学全名是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”(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,简称AIDS),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,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,简称 HIV。
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,当细菌、病毒等侵入人体时,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,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。然而,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—T4 淋巴细胞,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,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,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、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。
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,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,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。
艾滋病通过何种途径传播?
艾滋病的传染源是HIV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。
主要传播途径有:
(1)性接触传播
(2)血液传播
(3)母婴传播
感染艾滋病病毒马上会发病死亡?
不会。艾滋病患者很长一个阶段没有症状,而且现有医疗水平可以极大延长生命。
艾滋病患者感染后,会有以下三个阶段:
急性期:艾滋病感染者感染艾滋病后,几周内只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例如发烧咽痛、头晕无力、关节疼痛或淋巴结肿大等症状。
潜伏期: 在这个阶段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无异,只是体液内会携带HIV病毒。病毒潜伏的时间一般在7-10年左右,甚至有些携带者可以长达12年不发病。
发病期:在这个阶段,艾滋病携带者才真正发展成艾滋病患者,出现由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各种并发症。
艾滋病不能根治,检测没用?
艾滋病目前虽然不能治愈,但完全可以治疗。
目前国内艾滋病诊治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HIV感染者未能及早被发现,大部分感染者在进入艾滋病发病期后才被确诊,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。艾滋病其实就是一种慢性病,如果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,患者寿命可延长30年以上,生存时间几乎和常人无异。
消化系统中有溃疡创面不能和艾滋病患者共餐?
近年来,艾滋病传染防治知识不断普及,我们都知道艾滋病通过性行为,母婴以及血液进行传播,因此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不会被传染。可是,如果消化系统中有溃疡创面会不会有危险?
其实,就算有溃疡,只要避免跟艾滋病携带者浪漫热吻,就很安全,不需要“远离”。首先,艾滋病携带者的口水中HIV病毒含量极小,如果想要使唾液中的病毒达到致感染量,恐怕要一次吞下20毫升以上感染者的唾液,所以我们都知道和艾滋病人一同进食不会有危险。
而且,HIV病毒只能存活在新鲜的血液和体液中,所以尽管有胃溃疡,只要不让溃疡创面直接接触艾滋病人的血液和大量体液,就不会有感染的危险。
艾滋病母亲不能生孩子?孩子也会患上艾滋病?!
母婴阻断技术的成功率几乎可以达到98%,艾滋病孕妇也能放心生!
艾滋病母婴阻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怀孕后,通过孕妇用药、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,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。
十条防艾知识你必须知道
1、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,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,可以延长生命,改善生活质量。
2、艾滋病通过性接触、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,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。
3、洁身自爱、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。
4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,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危险。
5、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,珍爱生命,远离毒品。
6、避免不必要的注射、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。
7、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、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、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,可大大降低胎、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。
8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。
9、关心、帮助、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,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,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。
10、艾滋病不仅是医疗卫生问题,更是一个社会问题。它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,因此积极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。
未知让我们对艾滋病充满恐惧
恐惧又产生敌意和歧视
因此想要真正消灭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
这些不为人知的艾滋病真相
我们有责任了解更多
稿件来源:策划部